协会动态
联系我们
无锡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
电话:0510-82719983
传真:0510-82757760
邮编:214101
地址:无锡市东亭友谊南路88号三楼(太湖大道南侧)
电子邮箱:wuxi_taixie888@sina.cn
微信公众号:

专题报道
纪念两岸交流三十周年征文选—— 我这30年 |
发布者:无锡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 发布时间:2017/12/4 14:04:22 点击次数:3808 关闭 |
最近经常照镜子,镜子里的自己,白发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夹杂在黑发中,黑白间,似乎在述说着自己的故事。30年,弹指一挥间,往事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1986年盛夏的一天,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兴冲冲地跑到位于无锡市中心的政协大院市台办报到。进门一瞬间,脑袋懵了一下,两间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空气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蚊虫在眼前乱飞,不一会儿,身上就起了几个包。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几张斑驳的办公桌椅,这就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这就是中共无锡市委对台工作办公室(当时简称对台办)?!尽管当时台湾于我而言是个触不可及的地方,更是一个遥远的梦,可眼前这景象,让我对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跳槽、换单位的打算,从那天起就在我心里像野草般地疯长。
1987年某个初春的上午,阳光温和地洒落在锡城古老的运河边,枝头喜鹊在叽叽喳喳欢叫着,春天就这么不疾不徐地来到了眼前。我笃悠悠地骑车沿着古运河去上班,屁股刚坐定,领导就叫我去他办公室,说要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我暗自想,上班半年多,除了一张报纸一杯茶,东家长西家短地听老同志唠嗑,哪有什么重要事情。这时,领导拿出一份来自台湾红十字会的寻亲名单,繁体字和竖写的格式,看得我眼睛发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名字,籍贯几乎涵盖大陆各省市,而领导叫我把籍贯江苏无锡的名字圈出来,并去找公安部门了解信息。我找了大半天,圈出了几个无锡籍的名字,便去公安局户政处寻求支援。找了好久,核对了无数次名字和出生年月,终于找到了几个和台湾那边提供的信息相似的无锡人,抄好家庭住址,第二天,我便挨家挨户去登门拜访。开门迎接我的几乎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公公、老婆婆,当我问他们可有亲戚在台湾并报出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全都惊呆了,有位秦阿婆更是老泪纵横,不停地用衣袖擦着眼泪,颤抖地说:“我以为他死了,我以为他死了”……这情景对于当时只有20出头的我来说,震撼又不可思议,亲人分离怎么可以这么久?从黑发少年到鹤发老叟,战争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留下的创伤是如此之深。看着阿婆抽泣颤抖的身躯,我不免庆幸自己出生并生长在和平年代,对和平的理解也越发深刻。
那个海峡对岸的台湾,只在书本里读到的祖国宝岛台湾,因秦老伯的回乡,似乎离我又近了一些。
2000年刚一过年,台办领导突然叫我陪同市里一个经济部门的领导赴台招商引资。而当时,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已经非常频繁,台办许多同仁在90年代后期就陆陆续续去台湾参访过(我一直在盼望着,什么时候轮到我去呢)。6月的一天,我一大早从无锡出发去上海坐飞往香港的航班,中午到香港机场后先去换入台证,再转机飞台北,抵达台北时已经是傍晚。在桃园机场去台北的路上,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窗外,仿佛要把整个台湾都尽收眼底。我们从台北到新竹再到台中、台南、高雄,一路上拜访企业,宣传无锡的投资优惠政策,也了解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的“繁荣”。回无锡时,我大包小包买了一堆,亲友们拿到礼物时那惊喜的表情我至今记得。回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回忆台湾的点点滴滴,美好而温暖。
2010年,当我有机会再次去台湾交流时,我已经可以不用那么一大早赶去上海坐飞机了。我从容不迫地坐大巴上午从无锡出发,中午从上海坐飞机直接飞到了台北。下午3点多就到了桃园机场。一路上,我眼睛同样一眨不眨地盯着车窗外,想要看看新的景致。这一次台北模样依旧、一如10年前那样在那里迎接我这个第二次造访的客人。这次,我从台北带回家的几乎是空空的行囊,因为我想要买的东西,无锡都可以买到。 近几年,又迎来送往了很多台湾同胞,无锡到台北也早就有了直航,甚至一天都可以打个来回。虽然台商的身影少见了,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台湾众多学生、老师、农民,几乎以百姓居多。跟他们一起摆摊、玩棒球,领他们进学校、工厂、社区,感受大陆的进步与发展,感受大陆同胞对台湾同胞的那份亲情。“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首歌于我,早已根植心中。
作者: 孙斐竹
|
|
- 友情链接